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新冠病传染病防治方案来了

 admin   2025-05-30 03:30   10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本篇主要是分享一些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新冠病传染病防治方案来了的知识,其中也对小米洗手液 新冠病的题进行了一些详细解释,现在开始吧!

北京日报客户端|编辑白波

COVID-19疫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占主导地位的Omicron变种流行,其力降低,但传染性更强,导致感染新冠病的人数增加,往往出现发烧、喉咙痛、干咳和全身性酸中等症状。采用中医药防治,可以减少感染,缓解症状,促进疾病康复。为更好配合国家防控措施,指导医生临床应用,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发挥学科和专家优势,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第一部分预防计划

1.口服处方

【组成】桑叶9克,菊花6克,金银花6克,广藿香6克,桔梗6克,芦根6克,薄荷3克,牛蒡6克,茯苓6克,陈皮6克,生甘草6克。

【煎法】以上为单人单剂,加水约300ml,浸泡30分钟,第一次煎20分钟,取汁100ml,第二次煎时加水200ml,煎熟15分钟后,取汁100ml,将两者混合;如果是大的,一锅煎就适合人数多了。可以按同比例扩大。每次煎30分钟,后加薄荷。每日2-3次,每次50-100ml,饭前温服。可以服用3-5天。儿童折扣。

【适用范围】适合日常预防使用。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附】食疗方取大蒜5瓣,切片,水煮,频服。作为日常预防措施使用。

2.外用处方

艾条、药香等中药产品具有芳香驱避的作用,且刺激性较小。每周使用1-2次,可以净化空气、平静心灵。

艾条熏蒸每50-100平方米空间,用艾条20-30克点燃熏蒸。

药香熏蒸可以用卫生香、檀香、沉香等,点燃后放置在室内,或者自制中药香袋,挂在室内通风处。

【附件】清热解香囊艾叶9克,丁香6克,当归9克,薄荷6克,菖蒲9克,郁金9克,冰片9克。将药材磨成粗粉,装入小布袋中,随身携带或放在室内。

第2部分治疗计划

1.治疗

成人治疗方一不发烧者

【主治】咽部不适,咽干或痛,全身酸痛,乏力,干咳,舌尖红,苔薄白或腻,脉浮数。

【治疗方法】祛风解热,润肺润喉。

【组成】桑叶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柴胡9克,薄荷6克,紫苏叶9克,桔梗9克,牛蒡9克,芦根15克,藿香9克,生6克甘草。

【加减】头痛剧烈者,加白当归9克、川芎9克等;若咽痛较重,加玄参12克、板蓝根9克等。咳嗽明显者加杏仁6克、虱子9克等。

【煎服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可以服用3-5天。

【常用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颗粒等,按药品说明书服用。

【注意】如出现发热、咳嗽、哮喘、胸闷、胸痛等症状加重,请尽快就医。如果不确定相关症状,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成人治疗偏方2发烧者

【主治】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咽痛,身痛或酸,倦怠无力,咳嗽痰粘,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浮或湿。

【治法】宣肺解湿,缓解表症。

【组成】柴胡9g,黄芩9g,金银花15g,连翘15g,蝉花6g,紫苏叶9g,牛蒡子9g,杏仁9g,桔梗9g,广藿香9g,羌活9g,陈皮9g,生薏苡仁30g,芦根15g和生甘草6克。

【加减】便秘者,生大黄粉3克,分两次服;脘腹胀满、恶心、大便粘稠者加砂仁6克、厚朴9克等。

【煎服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可以服用3-5天。

【注意】如出现发热、咳嗽、哮喘、胸闷、胸痛等症状加重,请尽快就医。如果不确定相关症状,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儿童治疗

【主治】发热,咽喉不适,咽干或痛,咳嗽,大便不畅,舌质红或有红点,苔黄或厚,脉浮数,手印红。

【治法】宣泄肺热,消积化滞。

【组成】金银花6g,连翘6g,薄荷6g,紫苏叶6g,广藿香6g,萝卜子9g,陈皮6g,杏仁6g,桔梗6g,牛蒡子6g,芦根12g,生甘草3g。

【加减】咽喉肿痛较重者,加玄参6克、忍冬藤12克等;食欲不佳者加焦三仙9克,或小儿化湿丸9克。大便干燥者加瓜蒌6g、玄参6g等。咳嗽剧烈者加马虱6克、桑白皮6克等。

【煎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连服3天。体重超过30公斤者,可酌情增加剂量。

【注意】如出现发热、咳嗽、哮喘、胸闷、胸痛等症状加重,请尽快就医。如果不确定相关症状,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2.善后调理方法

【主治】咽部不适,咽干或痛,干咳,舌红苔薄黄。

【组成】金银花6克,金银花3克,菊花6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

【服用方法】以开水代茶服用,分次服用。

3、穴位按摩

1风池点

【位置】颈后大筋外缘凹陷处,与耳垂平齐。坐直,抬起手臂和肘部,肘部与肩膀同高,肘部向头部弯曲,双手放在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轻轻支撑两侧的穴位。用四指点按头部,大拇指指腹上的穴位。那是。

【方法】双手轻轻按摩风池穴1-2分钟。

【功效】具有祛风解表之功效,可治疗发热、恶寒、无汗、头痛等。

2大椎穴

【定位】端坐,低头,位于人体颈部下端,最高突起的中间位置。

【方法】按揉1-2分钟。

【功效】具有壮阳、疏风、解表之功效,可治疗发热、恶寒、头痛等。

3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将一只手自然平放并张开虎口,将另一只手的拇指关节放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蹼边缘上。穴位在拇指尖下方。

【方法】双手互相按摩1-2分钟。

【功效】具有祛风祛表的功效,可治疗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

4迎香穴

【位置】鼻外缘中点旁,鼻唇沟处。

【方法】双手轻轻按摩1-2分钟。

【功效】具有清鼻功效,可治疗鼻塞、流鼻涕等。

第三部分日常护理

1.保持距离,保护自己

1、卧床休息,适当运动。感染者应单独居住在一个房间内,进入卫生间时尽量佩戴口罩。

2、勤洗手,可用流动水混合的洗手液,或使用含75%酒精的手部消液。彻底清洗手掌、手背、指关节、指尖、拇指以及露的手腕和前臂。

3、避免用不干净的手或物体接触口、鼻、眼睛等粘膜,不随意挖鼻孔、揉眼睛;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并注意遮盖。

4、用过的杯子、碗、筷子、毛巾、衣服等单独清洗。

2、坚持通风、定期消

1、卧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家中桌面、台面、门把手、手机、遥控器等常用物品每天至少用75%酒精或84%消液等含氯消剂擦拭消一次。

3、杯子、餐具等消餐具最好煮沸15分钟;也可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液浸泡15分钟,然后用水彻底冲洗。

4、冷冻食品、快件消取出冷冻食品包装或收取快件时,用75%乙醇消液或含氯消剂擦拭或喷洒外包装,拆包后及时丢弃外包装,并做好手把手工作。卫生。

5、卫生间消定期对卫生间内的卫生洁具、地板进行清洁消。卫生间及其周围可用2000mg/L含氯消液擦拭消。卫生间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500mg/L有效氯擦拭消。用含氯消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的消剂擦拭消。

6下水道消隔离每周2-3次,将约一杯水或一杯500mg/L有效氯消剂倒入每个地漏中,或用装有水的塑料袋放在地漏上形成水封。

3.饮食清淡均衡

1.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多喝热水、稀饭、汤等。

2、饮食清淡,每天适量吃新鲜蔬菜、水果,酌情吃蛋、肉、奶,多吃山药、莲子等健脾胃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3、少吃煎、烤、烧、炸等高热量食物,如炸鸡、烧烤、膨化食品等。

4、忌食生冷、油炸、粘腻的食物,如冷饮、油条、粽子、粘糕等,防止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导致防御力减弱。能力。

【附】食疗方荸荠、梨、甘蔗、鲜草根、陈皮等适量,加饮水榨汁或煮水,每日饮用。

4、适当平衡工作与休息、运动

1、卧床休息,保证睡眠。每天保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不晚于22:00入睡,及时午休30分钟左右。

2、适当运动。建议每天进行一次保健运动,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有助于保持心情舒畅、强身健体;适当的出汗可以散发体内的热量。

如【八段锦】【五畜戏】

5、调整情绪

避免紧张、恐惧,保持心态放松、安静,及时调节不良情绪。你可以选择听音乐、看书、聊天、听音乐、看电视等来放松心情、疏导情绪。让心情处于轻松、安静的状态。

6.身体护理

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常见于老年人、慢患者、体力劳动者。这类人群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到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很容易病情加重。

1人群特征主要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通常表现为精神不振、声音微弱、气短、懒惰、舌质淡红、两侧有齿痕等舌苔薄弱,脉象微弱。

2护理建议不宜做大量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以温和运动为主,如散步、八段锦、五禽戏等;可以适量吃小米、山药、白扁豆、大枣、蜂蜜等健康食品。补脾益气的食物。

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常见于烟酒成瘾、经常熬夜、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中的人。这群人容易患痤疮、湿疹、痈肿、黄疸等疾病。他们的内环境失衡,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感染后容易加重。

1人群特征主要特征是身体胖瘦、面部油腻、皮肤容易出现痤疮等湿热疾病。多见口苦、口臭、身重、腹胀、四肢疲倦、饮食减少、心情郁闷、烦躁等。结膜充血、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2护理建议少吃羊肉、狗肉、韭菜、辣椒等食物;适量吃小豆、绿豆、空心菜、芹菜等食物。适当进行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

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多见于久坐、嗜食肥甘厚味食物的人。这群人容易患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他们的内环境失衡,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感染后容易加重。

1人群特征主要表现为体胖、腹满、口苔粘、脉滑数等痰湿症状。

2护理建议饮食清淡,少吃甜食、粘性食物,如肥肉、油条、粽子、元宵等,可适当吃海带、海带、冬瓜、萝卜等清淡食物。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胃肠热

胃肠积热是临床常见证候,多见于儿童。高热量饮食是胃肠积热的主要原因。胃肠道内积热易形成内因,影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人群特点以食欲不振、便秘、夜间烦躁、舌红苔黄厚等为主要特点。多见磨牙、恶热、易出汗、烦躁、手脚发热、面红、唇红、咽喉、口红肿等。症状包括鼻热、口臭、口渴冷饮、尿黄、脉搏数等。

2护理建议主要以饮食调整为主,同时适当增加运动,调节情绪。多吃蔬菜、水果,以及米粥、山药、莲子等健脾胃且易吸收的食物,可配合梨水等清热滋阴之品和荸荠;适当吃肉类,少吃炸鸡、烧烤、巧克力、膨化食品以及元宵、粽子等油炸、粘性食品,少喝成品果汁、可乐、雪碧等饮料。吃饭时以两口蔬菜、一口肉为宜。确保晚餐不晚于19点,不吃夜宵。

3食疗处方蒲公英10克,山楂10克,鸡内金10克,麦芽10克,莱菔子10克,代代花6克,茯苓10克,水煎服,每日饮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流行病学研究所

2022年12月5日

【程序编写专家组】

组长顾晓红

团队成员王宇光、牛阳、冯全胜、卢文亮、吴志

关于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新冠病传染病防治方案来了的话题,和一些小米洗手液 新冠病相关内容,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帮助到大家。

本文地址:http://www.cqcyjd.com/post/13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