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大角星”在世界多地蔓延,中国专家对新变种不必恐慌

 admin   2025-06-08 03:30   17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有不少人都想知道新冠“大角星”在世界多地蔓延,中国专家对新变种不必恐慌的话题,关于疫情缩写用语这类话题,小编为你介绍一下吧!

新型冠状病突变株Omicron的衍生亚型

XBB116最近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

这种菌株也被称为“Arcturus”,于今年一月下旬在印度首次发现。导致印度感染病例激增,甚至单日突破万例。一些疫情严重的州再次下达口罩令。医院也进入红色警戒状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于3月下旬宣布XBB116为“正在监测的突变株”,并称其为迄今为止传播性最强的新冠病变异株。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截至今年2月下旬,Arcturus株占全COVID-19病例的0.21%。一个月后,这一比例迅速上升至396。

目前,“大角星”已出现在印度、新加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9个国家和地区,感染病例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该株目前占美国中南部COVID-19病例的21%以上,并导致印度新增Covid-19病例在过去八个月中创下新高,并可能成为下一个主要变种世界上的压力。

此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在我国监测到了这一变异株。4月1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感染的最新情况。其中,首次检出XBB11615例、XBB11612例,表明该变异株已进入我国。国内医学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这种新变种,无需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感染Arcturus的人出现新症状,儿童发病率增加

自3月份以来,印度的COVID-19病例在一个月内激增了13倍。

印度卫生部发布报告称,仅4月13日一天新增病例10158例,几乎是4月6日报告数字的两倍。其中,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德里州单日报告新增病例超过1000例,今年第一次。

COVID-19感染的已知症状包括高烧、咳嗽、味觉或嗅觉丧失,但印度曼格拉医院和研究中心儿科顾医生、印度儿科学会前官员瓦西什塔告诉《印度斯坦时报》“Archturus”导致儿童新症状激增,包括眼部题。

瓦西什塔说,他发现“发痒”结膜炎病例有所增加,这是他在大流行早期阶段从未见过的症状。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日,印度钦奈的COVID-19病例有所增加。一位家长在当地医院为孩子戴上口罩。图/视觉中国

印度孟买Parel全医院肺部疾病高级顾NamrataJasani博士告诉《印度快报》,突变株的感染症状与之前的株不一样,因为它会引起结膜炎。尤其是12岁以下的儿童。她说“孩子们可能会出现严重发烧和咳嗽,以及眼睛发红、发痒和流泪。这些症状可能与腺病感染非常相似,因为腺病在小阳春也很常见。”

沃克哈特医院重症监护首席顾AkhileshTendekar博士对此表示同意。他说“此前在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中也有报道出现结膜炎或红眼症状,尽管尚不清楚这种症状是否在XBB116变异株感染中更常见。”

美国非营利研究组织RTIInternational的传染病流行病学家赖辛格告诉《财富》杂志,他还认为现在判断大角星引起的症状是否真的发生了变化“可能还为时过早”。

除印度外,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不丹和东帝汶也出现了相关新冠病例的增加。中东地区,伊朗、卡塔尔、沙特等国相关病例也有不同程度增加。

当地时间2023年4月8日,印度新德里,拉帕特纳加尔中央市场挤满了游客。印度卫生部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印度新冠病例数急剧上升。图/视觉中国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统计,Arcturus也在美国各地蔓延,目前已蔓延至至少26个州,其中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和纽约州确诊病例最多。

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当周,美国新冠病感染病例中有72例是由Arcturus引起的,而此前一周仅为39例。在美国中南部地区,包括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新墨西哥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由大角星引起的感染已占确诊病例的213例。

这也使其成为继XBB15之后美国第二大常见菌株,XBB15最近几周感染人数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美国的主要菌株,占确诊病例的90%以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五在其追踪系统中增加了压力。

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迄今已发现约50例“大角星”感染病例,但东安格利亚大学教授保罗亨特表示,现在说“大角星”感染还为时尚早。英国可能面临新一轮新冠病疫情。为时过早。

亨特对《每日邮报》表示“尽管印度XBB116新冠病变种的感染人数激增,但全范围内的感染人数并未迅速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迄今为止的报告尚未显示其导致住院、入住ICU或死亡人数增加,也没有证据表明XBB116比之前的突变株更容易导致严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COVID-19疫情仍不稳定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新增冠状病病例数量有所下降,但“很多人正在死亡,很多人正在生病”。他表示,新冠病不会从大流行阶段进入流行阶段,而是转向低度活动,可能出现季节性流行高峰。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将在5月每三个月举行一次会议时决定COVID-19疫情是否仍构成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资料照片世界卫生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图片/IC照片

Ryan指出,COVID-19不会消失,并且像流感一样,仍然可能导致弱势群体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他说,一些国家仍然有大量高度脆弱的人没有接种疫苗,而在其他国家,COVID-19不再是紧急情况。

英国华威大学病学家劳伦斯杨教授告诉《独立报》,印度新突变株的兴起表明“我们尚未走出困境”。

“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当出现新的变种时,你必须弄清楚它是否更具传染性和致病性,以及免疫保护方面会发生什么,”他说,“但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放松了警惕”。

世卫组织COVID-19技术负责人MariaVanKerkhof博士在3月底公开表示,XBB116的刺突蛋白存在额外的突变,使其更具传染性,并可能更具致病性。即具有较强的免疫逃避能力。

日本东京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XBB116的传播效率比XBB1和XBB15株高约117至127倍,表明它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全范围内传播。因此,各国专家提醒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合并呼吸道疾病的人要提高警惕。

新京报编辑姚媛

编辑张雷校对李丽君

本篇文章关于新冠“大角星”在世界多地蔓延,中国专家对新变种不必恐慌,和一些关于疫情缩写用语的相关内容已讲解完毕,希望对各大网友有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cqcyjd.com/post/14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