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坚守一线勇担当

 admin   2025-02-03 03:30   37 人阅读  0 条评论

对于网络上很多关于焦点访谈丨坚守一线勇担当和疫情一线坚守人员的相关题,大家的讨论关注度都是很高的,就让小编为你整理一下知识点吧。

近期,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很多人感染了Omicron,不得不在家休养。许多行业也因此面临着人力短缺的题。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些行业是停不下来的。比如,家里很多居民买药、买菜都依赖快递员,快递员停不下来;来医院的病人急剧增加,诊断、治疗、抢救不能停止;另外,公共交通也不能停。该怎么办?有人在坚持,有人在加班,有人在填补刚刚空缺的岗位。希望他们的努力能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何彬彬是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护士长。2020年以来,他参加了内地援港医疗队、广州方舱医疗队等一线工作。现在,他已回到急诊科岗位,继续在那里工作。

早上8点,当小编来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时,何彬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没有时间查房、执行医嘱、预检分诊、院前急救、护士调度、物资调配。由于近期患者激增,医护人员缩编,何彬彬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何彬彬再累,只要坚持下去。我不认为有什么是你不能处理的。因为在做一些特殊的工作时,我并不是不觉得累,而是当我看到那里摆设的东西时,我就不会想那么多。这个时候,它更多的是一种职业使命。

何彬彬所在的广东省人民医院是一家大型医院。近期,发热门诊收治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加,最多达到每天900人。发热门诊属于何彬彬工作的急诊科,因此成为了医院最繁忙的科室。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就医,何彬彬等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了重新集结。从之前每组4到6人,减少到每组2人。这意味着每位医护人员要做的事情更多,承受的压力也更大。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何彬彬像昨天下午一样,同时收治了6名患者。我不能因为感觉有点不舒服就休息,所以我们常常尽量忍受。您的级别越高,您就越需要利用您的护理经验。对于年轻人来说,就像背靠着墙一样,心里更踏实。我知道当我感到不舒服时,我身后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东西。

就在这次采访结束后,何彬彬被确诊为新冠阳性,不得不在家休养。而他的妻子谭玲玲则坚守岗位。谭玲玲在同一家医院的心脏手术室担任护士。不过,因为工作都很忙,两人很少见面。偶尔,何彬彬要送病人去心脏手术室的时候,两个人就能碰面。小编见到她时,她刚做完长达10多个小时的手术回来。

虽然工作很忙,但作为妻子、母亲,谭玲玲也很想念家里生病的亲人。但由于无法回家照顾他们,谭玲玲只能在工作间隙抽出时间来迎接他们。

目前,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还有很多像何彬彬夫妇一样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为了回应大家的坚持,医院也努力为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最大的保障。

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于学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是可以保持基本的健康运行,还没有出现大的挑战。

医护人员竭尽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公交车司机坚守岗位保障人民出行。12月13日9时30分左右,青岛公交集团302路公交车司机董淑飞正准备离开,一名女子突然追上一个包,但她并不在这里乘车。

这位姓刘的女士受母亲之托,特地来给司机董淑菲送礼物以表达谢意。302路隶属于青岛公交集团李沧公交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该公司经营3条生产线。受疫情影响,部分司机无法上班。为保障公交系统正常运行,公司灵活安排,员工坚守岗位,努力做到“公交不停、线路不掉、站不掉”。董淑飞就是其中之一。

公交司机董树飞302路共有37辆车,59名司机。由于疫情和各种原因,12名司机不得不在家休息或隔离。现在工作压力还是蛮大的。

302路为环线,全长约38公里。高峰时段走完一圈需要3个小时。车手每天必须至少跑3圈。为了填补生病同事空出的位置,90后司机董树飞主动挺身而出。除了开车,董树飞和同事每天都要提前20分钟到岗,对车身进行全方位消。

乘客们不知道的是,董淑飞除了是一名公交车司机之外,还是一名社区志愿者。三年前,他利用业余时间每周在餐厅帮忙做饭半天,为附近的老人提供饭菜。疫情发生后,餐馆停止提供堂食,董树飞骑着摩托车穿街过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三年来,我走过了几万公里。上述刘女士的母亲就是董淑菲一直帮助的老人。

董淑飞收到感谢礼物后,将礼物分类分类,放入车厢的“暖心便利袋”中。他说,他想把老人的温暖传递下去。

公交司机董树飞我感觉像我一样在疫情期间奉献爱心、坚守岗位的人还有很多。我只是万千公交人的缩影,只想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乘车体验。努力改善汽车环境。

在公交车司机坚守岗位保障大家出行便利的同时,快递小哥们也在大街小巷中穿行,保障物资配送。日前,由于居民网购激增,加上不少快递员因病无法上班,北京快递出现大量积压。

12月17日早上6点,虽然这座城市还没有完全苏醒,但位于北京东北四环的一家快递营业部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分类、消、分类、上车。工作区域为约300平方米的半开放空间。气温低至负10摄氏度。不一会儿,人们的手脚就会冰冷。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洪蛟和28名工人顶着刺骨的寒风,每天分拣配送1.2万件包裹,是日常工作量的3-4倍。

为了提高效率,大家都在想办法。有些人身兼数职,指挥车辆并疏散空地。有些人按区域清点物品,细至建筑物和单元门。红蛟正在重新包装外包装破损的包裹。今天红椒配送的主要是生鲜食品、粮油、饮用水、母婴用品等。这些都是人们最需要的东西。焦洪和他的同事必须快速将它们交付给客户。由于前期积压,交货比平时晚了4天。为了避免损失,快递员会主动要求顾客开箱验货。

洪蛟刚刚从东城区调到朝阳区。他对这个地方不太熟悉,时不时会走错路。洪蛟用了两倍的时间才送完第一批包裹。正当他准备回去补充物资时,家人打来了视频电话。远在安徽的女儿他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虽然家人担心北京的疫情,希望他早点回家过年,但听说快递大量积压,人们急需物资。他的妻子仍然同意他应该利用这个时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前抗击疫情,不仅有大量医护人员、公交车司机、快递小哥每天奔波,各行各业的人们也在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尽管困难重重,社会并没有陷入停滞状态。看到公交车仍在运行,收到急需物资的快递包裹,能够到医院看医生,这些都让我们感到安心多了。而这踏实的背后,是一群默默坚守的普通人。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站起来的凡人。他们所做的并不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这种坚持是极其珍贵的。他们不仅在履行岗位职责,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每个家庭的期望。只要坚持,疫情的曙光就会到来。

制片人丨刘雪松黄杰

编辑丨宁科王晓杰徐孟哲王伟陈莉赵静

相机|袁成刚刘东陈恒杰陈杰雄

规划|余仁山

编辑丨刘小平马如涛

编辑丨童永杰

本篇文章讲解关于焦点访谈丨坚守一线勇担当和疫情一线坚守人员的相关热议题,希望能帮助到各大网友。

本文地址:http://www.cqcyjd.com/post/1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