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主要介绍十王草本乳膏的功效,以及一些七王草本乳膏治什么对应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3.在浓度为10ppm的红霉素中浸泡50-60分钟。这对于预防和早期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4、全池喷洒红霉素,浓度为0.4ppm1.0ppm,10天后再喷一次即可有一定效果。
5、用10ppm红霉素浸泡后,用0.5ppm10ppm浓度的呋喃西林喷洒全池,10天后再次以相同浓度喷洒全池,有一定效果。
3、细菌引起的疾病
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包括
1细菌性烂鳃病
【病因】一是由原虫、吸虫、甲壳类等引起,二是由鳃霉菌等水生藻类中的细菌引起,三是由细菌引起。
【病原】鱼类粘菌属。
【症状】病鱼鳃内积有粘液,鳃丝及鳃骨内表皮出血,鳃丝由红变白,逐渐腐烂并含有污泥,最终发展为全身。去做。鳃受损,鱼失去呼吸能力,然后死亡。
【治疗方法】将病鱼浸泡在含有2ppm硝基呋喃西林、12.5ppm金霉素、125ppm土霉素、25ppm土霉素、25ppm金霉素的呋喃唑25/25ppm溶液中。30分钟;或将0.02克115%浓度氯胺溶解在10公斤水中,浸泡15-20分钟;用呋喃西林1ppm、漂白粉1ppm、或没食子2-4ppm消;养鱼容器和所有在设备上使用8ppm漂白剂。溶液消灭菌。
2细菌性肠炎
【病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洁或暴饮暴食,肠道扩张,导致排泄障碍,最终肠道细菌感染引起肠炎。
【病原菌】点状气单胞菌。
【症状】病鱼常腹部肿大,出现红斑,肛门突出,身体呆滞,在缸角一动不动,短期肌肉痉挛,不进食,粪便呈白色。当你切开鱼的腹部时,你会发现腹腔内积水,导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只有部分肠子会变红,但严重者,肠壁会充血发炎。整个肠道都会变红,颜色会改变。紫色肠道内没有食物,充满淡粘液和血液。
[治疗方法]治疗肠炎的方法有多种。此外,许多药物都可以在柜台购买,包括口服药物,如麻醉杆菌、玉扶康和磺胺胍,以及外用药物,如四环素、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和呋喃唑烷,这些药物需要稀释后倒入。洗澡会有更好的效果。
3白皮病——也称为白尾病
【产生原因】水质不好,特别是不能及时清除水族箱内的粪便,以及捕捞、运输、放养、搬箱等过程中操作不慎,都会造成鱼类受伤和病原细菌感染。
【病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称为白色毛杆菌。
【症状】发病初期仅在背鳍基部和尾柄处出现小白点,但随后迅速扩大并从背鳍向后部蔓延,遍及整个体表。背鳍、臀鳍和尾鳍变白。随着症状加重,他的游泳能力明显恶化,身体失去平衡,垂直水面游动,头尾鳍朝上,上下挣扎,不久死亡。该病每年5-8月流行,鱼类感染后2-3天内死亡,死亡率极高。
【处理方法】罐内喷洒金霉素12.5ppm或土霉素25ppm水溶液30分钟,氯化氯1ppm或100ppm水溶液,或没食子2-4ppm消。
4.白头白口病
【病原体】粘菌的一种,其形状与上述引起烂鳃病的病原菌非常相似。该细菌需氧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约为72,在pH值60至85下均可生长。
【症状】这是一种称为红外线的疾病。病变部位各异,但一般位于鱼体背鳍基部两侧,皮下形成一到数个红色、肿胀的病变肌肉。看起来像脓肿的组织。它摸起来又软又肿。随着病情进展,肌肉组织出现出血、液体渗出,进而出现坏死、溃疡。由于受影响的部位在背鳍基部的两侧,受影响的鱼的鳍基部会充血,鳍条变宽,严重时肠道也会充血。它引起了炎症。
诊断通常根据症状。如果疖子尚未破溃,切开疖子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肌肉溃烂和脓样液体。涂片检查在显微镜下显示大量细菌和白细胞。
【防治方法】
预防
捕捞、运输、放生等作业中不得伤害鱼类。
化学消将鱼体用呋喃唑酮2g/m3浸泡30分钟,对受伤部位进行消,防止细菌感染。
治疗方法(内/外)
磺胺类药物口服,混饲,连续使用5天。
呋喃西林混合饮食,每日口服一次,连续20天。
口服抗生素10天,氯霉素510天,四环素10天。
诺氟沙星口服,与饲料混合饲喂,每日1次,连用3天。
预防该病,要保持水质清洁,防止鱼体受伤。
若脓肿已进展,行手术引流脓液,用呋喃西林水冲洗,外涂呋喃西林干粉或抗生素粉剂,效果更佳。症状严重的立即排除,身上出现水泡的则单独治疗。
对于大型鱼类,肌肉注射青霉素4万8万单位,或用药液清洗伤口表面。
8印病——又称烂皮病。
【病原体】本品为点状气单胞菌的点状亚种,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鱼类多发生在肛门附近两侧及尾柄上,很少发生在身体上。
今天跟各大网友分享的是十王草本乳膏的功效,和七王草本乳膏治什么对应的一些相关话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