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苦难不能忘记,前进脚步永不停息——国行公祭祀我国殇

 admin   2025-03-13 03:30   7 人阅读  0 条评论

你们想知道历史苦难不能忘记,前进脚步永不停息——国行公祭祀我国殇和关于新冠疫情国家公祭日作文这样的话题吗?就让小编带各位了解一下关于大家都关注的题。

烛光节场景。编辑万承鹏摄

献花表示哀悼。编辑万承鹏摄

献花表示哀悼。编辑于平摄

重温拉贝家族的故事。编辑万成鹏摄

12月13日,第七届全国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激烈的警笛响彻南京上空,白鸽被放飞,和平钟声悠远……举行国家公祭仪式,以纪念我们国家的哀悼。83年前的至暗时刻,是亿万中国人民无法抹去的创伤记忆。我们不能忘记,也不敢忘记!愿国家繁荣昌盛,和平之花永远绽放!

凝视历史深处,以国家之名向同胞致敬

国家公祭仪式上,国旗下半旗志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医护人员等3000余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默哀。

十点整,公祭仪式开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上午10时01分,公祭地点空袭警报拉响。与此同时,整个南京警报声响起,车船轰鸣,行人肃立。南京17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墓地同时举行公祭仪式。

默哀结束后,伴随着解放军军乐队奏响的《国家公祭歌》的旋律,解放军仪仗大队的16名官兵向公共祭坛敬献了8个花圈。

83名南京青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6名各界代表敲响了“和平钟”。伴随着深沉悠远的钟声,3000只和平鸽展翅高飞,表达了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无尽哀思和对世界和平的渴望。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公祭仪式多了“医疗元素”。参与敲钟的医务代表、抗疫英雄邱海波表示,“这次参加公祭仪式,不仅体会到了和平的重要性、生命的可贵,也更加认识到了抗疫的重要意义。”医务人员在和平的环境中维护防线。”

朗诵《和平宣言》的83名中学生来自南京市第一中学。其中,一年级班的刘以轩,有一位亲戚于1937年12月在南京被害。2005年出生的刘以轩,1937年就听祖父和父亲讲述曾祖父的悲惨经历。从小就经历过南京大屠杀。这次参加朗诵活动,加深了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我出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所以我必须珍惜这一点。来之不易的生活。”

前来参加公祭仪式的落合纯子是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日语教师。她告诉小编,6年前,她刚到南京时就参观过纪念馆。她当时深受震撼,深深感受到和平的可贵。希望两国的孩子能够有更多的交流,更好地维护和平,也希望更多的日本人能够来到南京,看看那段历史的真相。

拉贝家族与中国命运与共、友谊世代相传

12月13日下午2时30分,“命运与共——拉贝及其家人的对华友谊”展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启动。分“向南京伸出援助之手”和“缅怀拉贝永恒的爱”三个部分,用70多幅图片和40多件展品,回顾了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与中国人民命运与共的历史。日本侵略者。这个故事见证了拉贝家族几代人与中国人民绵延至今的友谊。

“展览以‘拉贝之门’作为入口,是拉贝故居办公楼大门的复制品。”回顾那段历史,在展览上重温这段人间大爱,已经四十多岁的陈士豪感慨万千。他的祖父陈文是当时约翰拉贝的秘书。“83年前,在这扇门里,拉贝戴着头盔,接电话,写日记;避难的难民。这是希望之门,这是生命之门!”

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录制的视频在展览出口附近的屏幕上循环播放。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COVID-19疫情在全蔓延。约翰拉贝的后裔托马斯拉贝寻求帮助。中国驻德国使馆和国内多个部门、机构、企业立即采取行动。很快,捐赠的指定药品、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从南京通过“专机+专车”中转,送到了家住德国海德堡的托马斯拉贝手中。这种在需要时提供帮助的行为让托马斯深受感动。他发视频表达对中国人民报春恩的感谢。

参加展览的90后媒体人于勤勇表示“这是中国与拉贝家族当前友谊的见证,体现了滴水之恩当泉水报之中国人情怀。”再次证明,只有构建更广泛的命运共同体,才能让拉贝精神延续下去,才能更好应对人类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筑牢保护人类和平与安全的屏障。

点燃永恒的“烛光”,这是人类的爱与和平

这座曾经遭受苦难的城市深深懂得和平的可贵。古城南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向世界传递和平理念。

13日下午3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外,不少市民驻足拍照;纪念馆内,“世界和平法会”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名单前举行。

与此同时,日本东京、京都、长崎也同时举行和平仪式。中日两国人民共同铭刻和筑起这段历史的记忆,向两国乃至世界发出和传递和平的声音。日本侵略者的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国人民承受的历史,也是人类的历史记忆。我们要学习历史,倾听遇难者无声的话语,不允许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为建设和平社会而不懈努力。”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播历史真相的日本僧侣山内小世子说。

烛光璀璨,悲愁重重。举办多年的“烛光祭和平集会”是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最后的仪式表达。与往年不同的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守南京的中国医护人员后裔和江苏援鄂医疗队代表也参加了当晚的烛光仪式。

“那段悲伤的历史需要代代相传,其中的痛苦不应该被遗忘。今天,珍视和平已成为世界共识。希望这支冲破黑暗的蜡烛之光可以慰藉83年前日本侵略者的屠杀。同胞们,让世界看到今天从南京传来的和平之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德国人尼克第二年参加烛光纪念活动。他和同事常山翻译了原歌剧《拉贝日记》的德文版。尼克表示,“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前来悼念遇难者,祈求世界和平。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每个人对和平的渴望。我将继续向西方世界讲述那段历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编辑孙庆付艳艳朱娜陈成

本文中详细解了历史苦难不能忘记,前进脚步永不停息——国行公祭祀我国殇的这类题和一些关于新冠疫情国家公祭日作文相关内容,希望对诸位网友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cqcyjd.com/post/5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