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日本恐要倒霉了?24小时连升5级直升为超强台风!卡努或直扑日本想必都想知道,关于日本台风预测模式这类的话题一直都是大家想了解的,那让小编为各位揭秘案吧!
2023年7月31日17时26分,中央气象台宣布,台风卡努增强为超强台风。中央气象台31日宣布加强至14级后,卡努再次连胜两级,达到16级,从卫星云图来看,台风眼区清晰可见,周围的云层紧密,结构对称,让人不寒而栗!
但让大家惊讶的是,卡努7月30日发布的路线图和7月31日的路线图似乎完全不同。从全预测登陆浙江,直接转变为攻占东海,转向韩国甚至日本。而且根据历史台风来看,卡努直奔日本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级一日升级4级,成为超强台风!
当大家还沉浸在强台风“杜苏里”登陆带来的猛烈风暴的毁灭性影响中时,卡努却悄然出现。7月25日,中心气压999hPa的台风91W胚胎已成型,但早期增强并不是特别明显。直到28日2号才达到8级热带风暴,直到30日2号才达到10级强热带风暴。接下来就是卡努露出真面目的时候了
30日14:00,12级,970hPa,台风级别35米/秒;
30日02:00,13级,960hPa,台风级别40m/s;
31日02:00,13级,960hPa,台风级别40m/s;
31日08:00,14级,955hPa,强台风级别42m/s;
31日11:00,15级,945hPa,强台风级别48m/s;
31日14:00,16级,940hPa,超强台风级别52m/s;
一天之内升级为4级的台风不是没有,但也不是很多,而且随着卡努未来继续穿越西太平洋温暖的海洋,风力持续下去也不是没有可能增加!那么题来了,为什么台风会突然增强呢?
例如,美国预计8月1日卡努风力将达到17级以上,风速达到62米/秒。这个数据估计对于近年来的台风来说是比较高的。
台风如何增强?
熟悉我国台风季节的朋友一定知道,最早登陆我国的台风可能早也可能晚,但对我国影响最大、影响最大的秋季台风一般都相当简单。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西太平洋低纬度地区海水温度最高。北半的季节是秋天!
地自转轴倾斜235度。春分之后,直射阳光从南半移至赤道。此时,低纬度地区的海水仍处于“太阳加热”状态。夏至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太阳在低纬度地区照射了3个月,水温已经很高了。之后,太阳直射位置慢慢南移,低纬度地区水温达到极限海面水温在265以上!
这时,大量蒸发的水蒸气在地自转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会形成气旋。这里必须注意的是,赤道和低纬度地区不会形成台风。一般台风形成的地点在纬度5~10以上,一般上限在20以内,因为台风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蒸发水汽,高纬度地区的水温太低,无法提供状况。
温暖的海洋表面添加的大量水蒸气将导致台风迅速增强。比如这次卡努一天升级到五级,就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温暖海面。长期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水温已经足够高,能够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卡努的等级进一步提升也不是没有可能。
台风指标这些也可以参考
我们在看台风级别的时候,经常会看台风的级别,比如12级、13级或者17级等等,但是台风风力级别最高是17级。之后还有不再有等级之分,都被形容为超强。台风,那我们就不能用其他的方式来描述台风的级别了吗?其实还有以下几个参数
风速例如16级为52~59米/秒,17级为60~612米/秒。西太平洋最强台风是1979年的台北台风,风速达到305公里/小时。
中央压力这个指标经常听到。例如,台风的中心气压为xxx百帕斯卡。台风为低压。旋风分离器的中心将形成最低压力。数字越低,台风越强。西太平洋最强台风台北中心最低气压为870hPa,卡努目前最低气压为940hPa,与大台风相比显得相形见绌。
除了风速、气压外,还有台风眼是否清晰、水汽是否充足、10级台风风圈是否足够大等因素。有几个因素影响台风。一是风速,直接摧毁地面上的树木和建筑物。就连交通车辆,甚至是停泊在机场的客机,都被炸翻了。高风速是直接影响。
还有水汽的间接影响,比如2013年的台风菲特,登陆福建的台风菲特的尾巴,居然让浙北地区陷入了汪洋大海!这次杜苏锐也是同样的情况。台风登陆福建,大雨从福建一路降到北京。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7月31日,大雨持续48小时。河北临城梁家庄村总降雨量达9959毫米,其次是内丘张默乡8406毫米,均超过当地年平均降雨量!
北京7月31日也遭遇了一场极其罕见的大雨截至今天下午,下云岭站累计降雨量超过450毫米,部分自动站已接近600毫米。与此同时,房山丰台门头沟大兴石景山站等站累计降雨量也普遍超过200毫米。
大家注意了,这里是年降雨量只有600毫米的北京。门头沟果然名不虚传。如果我不告诉你,你会认为这可能是南方某个地方发生了洪水。可谁能想到京城竟然缺水呢?北京。此外,大雨还导致卢沟桥附近的小清河大桥垮塌,多辆车辆落入水中被冲走。
所以台风不仅影响风,还影响雨!而且,即使台风数量不多,携带大量水汽,依然会造成极其严重的降雨。杜苏里这次的大雨,与卡努输送水汽密不可分。这一幕有点像去年河南的烟花台风。大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输送水蒸气。
日本可能有麻烦了!卡努可能直接去日本
7月30日至31日的重大转变可能是最戏剧性的。7月30日各公司发布的预览航线中,“华为盘古模型”认为卡努将登陆浙南,“中汽爱昆宇模型”认为卡努将登陆浙北。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浙江沿海,虽然有所不同,但都会冲击浙江。
但在7月31日的最新路线中,敏感网友发现路线发生了变化。原来深入浙江、途经安徽、进入中原的路线消失了。它转向东海,向日本和韩国驶去。从多个模型来看,在最新的预测中,前往韩国的概率较高,但也有观点认为前往日本的可能性更大。从历史台风路径来看,台北台风、去年的南玛豆、前年的灿度,和这次的努度类似
上图为登陆日本的几场台风的路径。它们产生的地点不同,路径也不同,但最终都转向了东海的日本。其中,灿都还在东海做出了几次诡异的转弯!历史肯定不会重演,但有时却惊人的相似。希望这次台风卡努能受到足浴的召唤,前往日本。韩国也可以用。他们两个都不好!
影响台风路径的因素有哪些?
7月30日至31日路径的剧烈变化,狠狠打了几个预测模型的脸,但台风路径相当复杂。中国天气首席气象分析师胡晓表示,未来高空槽将逐渐东移,将对副热带高压产生负面影响。力量和位置影响较大。卡努路径的波动应该是由于高空槽向东移动所致。
不过,未来副热带高压将减弱,并有可能突破。这会导致台风没有明显的引导气流,其移动速度减慢,方向的不确定性增加。另外,转向北上的通道即将打通,未来何去何从,将是一个很大的题。不确定,可能登陆我国日本、韩国。
上面也找出了影响台风的几个因素,包括高空气流、北方冷高压、副热带高压带等。另外,两个台风同时出现时,也会相互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藤原效应。这意味着,当两个台风接近时,它们会围绕连接的轴形成一个环,并相互逆时针旋转。旋转的中心和位置由两个台风的相对质量和台风环流的强度决定。旋转时,通常一者移动较快,一者移动较慢,有时两者可能合二为一。
此外,台风还会通过外围气流相互输送水汽,这可能会加剧台风或将水汽输送到数千公里之外的地区。例如,去年的烟花爆竹将水蒸气输送到了河南。这些都受到大气环流的影响。放大率也使得预测台风路径变得更加困难。
华东地区需注意暴雨
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卡努穿过温暖水汽的海洋表面,移动速度非常慢,只有13公里/小时,但是风速非常快,这意味着它正在吸收大量的水汽。另外,目前卡努带来的水汽环流直径已经超过了数千公里。即使未来从东海转向北上到达韩国、日本,仍然会对中国东部地区产生影响,而且最大的可能是大雨。
所以无论台风来与不来,大雨的影响恐怕是不可避免的。相信江浙沪的朋友在处理这个题上是很有经验的。这里我就不废话了。祝大家好运!
本篇文章对于日本恐要倒霉了?24小时连升5级直升为超强台风!卡努或直扑日本和日本台风预测模式的详细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订阅并收藏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