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网络的讨论关于村头“电视夜校”助力中越边境“贝侬”脱贫攻坚和天天下雨壮话搞笑文案这样的热门话题,大家是怎么看呢,下面让小编为各位详细讲解一下吧!
新华社南宁2月10日电题村里“电视夜校”助力中越边境“贝农”脱贫攻坚
新华社编辑农冠斌、秦星星
“每周五晚饭后我都会过来看节目,讲的是种植技术、扶贫政策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内容,是我们过去所缺乏的知识。”在中越边境的广西龙州县下东镇富伦村那藻村的朦胧夜色中,村民卢秀琼扭头盯着屏幕说道。
那早屯村头,新建了一个宽阔的篮场。村民们拉起了电线,灯光照亮了半个场。小编看到,在场一侧的乡村文化小舞台上,第十四届电视夜校正在进行中。这所电视夜校主要播放甘蔗种植技术。大约有100名村民观看。
龙州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云桂、贵州石漠化地区。是2017年广西6个脱贫县中唯一一个脱贫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当地扶贫干部表示,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现少数贫困户“等靠”心态严重,对扶贫政策了解甚少,缺乏扶贫模式和扶贫模式的激励。经验不足,导致他们缺乏脱贫动力。白天,村民们在田里忙着干活。能否利用晚上的时间为村民办一所夜校,成为了当地的考虑。
对此,2017年10月以来,当地政府创新开办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开辟脱贫攻坚新战线,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的。当地党委书记对广大扶贫干部每周五晚都会走进贫困村,提供扶贫政策、种植养殖技术、产销信息等各类培训内容,每个节目的内容也上传到远程教育网供有需要的人观看。
近日,小编跟随广西崇左市委常委、龙州县委书记秦坤探访距离中越边境仅10公里左右的富伦村那早屯。采访发现,“电视夜校”带来了实用的致富信息,增强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秦坤告诉小编,“电视夜校”目前覆盖全县127个行政村,已逐渐成为当地“贝农”每周五晚的必备活动。
那早屯是一个移民新村。以前,“北农”住在山脚下,下雨时经常有石头滚下来。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整个村子搬到了山外,现在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群众物质题要解决,但精力和精神也要跟上。电视夜校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富伦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第一书记肖木辉说。
“电视夜校至今已举办了14届,我们努力把人民群众想知道的扶贫信息和身边典型的致富故事展现给贫困村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实现脱贫致富。”把智力支持和意志支持融为一体,帮助坚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秦坤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贫困村开办电视夜校,让村民学到更多致富知识。
当地干部表示,通过组织“电视夜校”活动,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扶贫”。
村头“电视夜校”助力中越边境“贝侬”脱贫攻坚的话题,本文主要关于天天下雨壮话搞笑文案这样的题进行详细的解,希望能帮到大家!
发表评论